“我真不是啥爽文男主!”2023年12月31日直播那会,雷军笑着对着屏幕说道,“我银行卡里压根就没那冷冰冰的40亿,要是有,我还用得着这么拼命?”说完,他便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,还透露了好些不为人知的事在不少人看来,雷军的创业之路仿佛开了挂,少年时被当成天才,又是技术能手,还深受资本青睐,30岁就取得成绩,40岁进军手机业创立小米,成了全球科技巨头,看似是爽文男主的情节,可雷军表示,背后满是艰辛与坚持。
就说少年雷军,别人夸他是天才,他赶忙摇头,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,不过更愿意努力拼搏罢了1987年,18岁的雷军考上武汉大学计算机系,大学时别人在玩,他却在实验室写代码,连饭都顾不上吃,两年半就修完所有课程。
他说:“编程挺枯燥的,但我就爱钻研,大概天赋就是愿意比别人多花时间吧”这股拼劲一直伴随着他,成了他身上很关键的特质在金山的16年里,雷军从普通程序员一路做到CEO,见证了中国软件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,但金山发展可不容易,竞争特别激烈,好几次都险些挺不过来,2007年金山上市,雷军却辞职,他说要重新考量,去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充满干劲的方向。
2010年,雷军决定做手机,当时市场上苹果、三星势头很猛,中国厂商大多在做低端机,他就琢磨能不能做出既便宜又好用的手机,这听着简单,背后却是数不清的谈判、熬夜以及不断试错为此,他从零开始组建团队,亲自跑供应链、谈合作,还参与产品研发,小米凭借“互联网思维”和极致性价比,在全球手机市场迅速崛起,成了黑马。
然而创业哪有一直顺风顺水,2016年小米遭遇了大低谷,销量下滑,市场份额被挤压,雷军没有退缩,带着团队梳理供应链、重构产品线,这才又站稳了脚跟雷军在投资圈也挺厉害的,是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的早期投资人之一,还投资了UC浏览器、YY直播等,这些后来都成了行业巨头,他常讲:“很多人觉得我运气好,其实我只是更早看到趋势,并且愿意长期坚持。
”如今,雷军又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车领域,觉得这是未来十年的好赛道,愿意拿自己的声誉去拼一回,为了造车,他投入超过300亿,招募全球顶尖人才,亲自挂帅推进项目,还规划了智能化和电动化结合的路线,就想做出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。
雷军心里很清楚,这场仗不比做手机轻松,可他信心满满,他说:“创业没有捷径,必须全力以赴”雷军的人生,不是坐拥40亿的那种轻松自在,也不是靠运气就能顺顺当当的,而是靠着一回又一回的坚持与努力他说:“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。
”打心底里敬佩雷军,他的经历就是实实在在的奋斗榜样,当下不少人总想着抄近道获取成功,可现实哪有这般容易我们就该向雷军学习,做事一步一个脚印,碰到难题勇敢面对,坚持不懈地付出,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去培育成功的果实,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社会贡献力量,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,这样的人生才值得骄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