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美国女主播在小红书提问中国网友:“你们不常吃三明治吗?我每天都吃,”网友们的回应让她感到意外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近期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美网友“云对账”在小红书平台上演,这场跨洋对话,不仅让双方对彼此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,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方式差异的深度思考。
当一位美国女网友怀着好奇的心情踏入小红书这片未知的领地时,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图景,从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到各色主题餐厅,从食堂的养生饭菜到餐桌上的山海珍馐,中国美食之于她,简直就是一场视觉与味蕾的盛宴,更令她惊讶的是,品尝这些美味佳肴并不需要花费太多金钱,1美元就能买到丰盛的早餐,这在美国简直不敢想象!她由衷地感慨道。
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学者李安妮告诉记者,这种差异并非个例,我在美国生活多年,早餐通常就是一杯冷掉的咖啡配上几片吐司,偶尔会搭配一些水果和酸奶,相比之下,国内的早餐选择要丰富得多,豆浆、油条、包子、煎饼,种类之多,营养搭配之合理,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
除了早餐,正餐的差异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,在美国,像肯德基、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是很多人的常见选择,因为它们价格实惠,而且不需要给小费,美国网友桑迪表示,相比之下,中国人似乎更重视正餐的品质,不仅食材新鲜,烹饪方式也十分多样,火锅、炖汤、烧烤,光是在小红书上看到的美食种类,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了。
这种饮食习惯的差异,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两国人民生活状态的不同,在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中,中国往往被刻画成一个灰暗落后的国度,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当这些美国网友透过手机屏幕,看到了中国普通百姓餐桌上的丰富美味时,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开始动摇了。
原来在中国,像海鲜这样的食材并不是什么稀罕物,学生党也能经常去餐厅享受美食,美国大学生凯文感慨道,反观我们在学校食堂,能吃到的食物种类非常有限,更别提去餐厅吃大餐了,毕竟学生贷款的压力始终挥之不去《纽约时报》曾经刊文指出,美国的贫富差距正在拉大,约有4000万美国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,与之相对的是,近年来中国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,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,这种现实,与西方媒体塑造的“中国印象”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放眼全球,这场中美网友的“云对账”也为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,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,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、孤立发展,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,如气候变化、恐怖主义、重大传染性疾病等,各国更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,加强沟通对话,增进政治互信,携手应对危机,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“云对账”仍在继续,中美网友的跨洋对话也方兴未艾,这场别开生面的互动,不仅拉近了中美民众的距离,加深了双方的了解,也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信息来源:海峡网——美国女网友被中国一日三餐震惊:比我们生活得好很多,都远超她的想象。